本網訊:1月6日,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召開“基礎設施建設成效”新聞發布會介紹了2009年基礎設施建設成效和2010年建設重點。其中2010年重點實施6個方面共15項任務。其中以交通道路為代表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將為2010年北京水泥市場提供有效支撐。
(一)實施一批重點區域交通項目,完善區域城市功能。
1.以全面啟動交通通道建設為重點,落實城南行動計劃。
優先解決城南地區交通主骨架,加快建設7條軌道交通,實現大興線、房山線、亦莊線通車運營。
全面開工建設城南7條交通通道,南部建成蒲黃榆快速路,加快推進京臺高速北京段,開工建設萬壽路南延、馬家堡西路南延;西南部開工建設京石二高速,京良路,梅市口路西延以及南水北調道路,積極推進豐良路。
新城之間開工建設黃良路、房黃亦路跨區聯絡線。
同時推進城南供水、城市環境建設。
2.加快重點功能區周邊城市道路建設,繼續完善城市路網體系。
完善城鄉結合部以及麗澤、未來科技城等重點功能區周邊主干路網。重點建設溫榆河大道、巨山路、周云路、柳村路、劉家窯、北緯路、東壩南二街,開工建設石榴莊路、北宮南路、白紙坊東西街、石榴莊路西延、北宮路以及未來科技城內魯疃西路、順于路西延等主干路。
加快城市快速路建設。完成蒲黃榆路、廣渠路二期、阜石路二期、西外大街西延等4條快速路,基本實現城市快速路網規劃,形成“三環十九放射”線網格局。
繼續加快綜合交通樞紐、公交場站建設,實現多種交通快速換乘。加快建設宋家莊、四惠、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。開工建設北苑北、望京綜合交通樞,完成“十一五”規劃任務;重點建設溫泉中心站、西直門(南、北)等6 處公交場站。
(二)實施一批軌道交通項目,提升交通現代化水平。
1.建成通車5條城市軌道交通線,實現全市軌道交通通車里程超過300公里的目標。
確保實現全市軌道交通通車里程超過300公里的目標,繼續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大規模建設。
著重推進軌道交通亦莊線、大興線、15號線一期(順義線)、昌平線及房山線等5條線路建設,到2010年底建成投入使用,實現全市累計通車里程超過300公里的目標。
加快推進地鐵6號線、8號線、9號線、10號線等四條中心城線路建設。
開工建設地鐵7號線、14號線、S1線及西郊線,實現本市近期規劃內全部地鐵線路開工建設。
2.加快5條城際鐵路建設,構建以北京為中心的城際鐵路網。
緊緊抓住當前全國鐵路升級改造時機,加快建設京滬高速鐵路、京石鐵路客運專線,開工建設京沈、京張、京唐等城際客運專線,構建以北京為中心的城際鐵路網,鞏固北京鐵路主樞紐地位,促進京津冀城市群的快速發展,在更大的空間范圍內緩解首都人口、資源、環境的矛盾。
做好城際鐵路與遠郊區縣新城的銜接,同步解決遠郊區縣與中心城軌道交通連接需求。
(三)實施一批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交通項目,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。
1.加快建設高速公路聯絡線。
2010年主要建設密云縣西統路、司曹路、懷柔區懷長路、通州區永德路、延慶縣八達嶺高速至110國道高速聯絡線等5條高速公路聯絡線,建設總里程約100公里。
2.加快淺山區路網建設。
2010年主要建設密云縣水庫西線、平谷區洙大路,房山區大堂路等3條道路,總里程約110公里,到2012年實現山區環線全線貫通。
以加快111國道(湯河口—市界段)、108國道等放射線為重點,進一步推進全市公路網改造升級,建設總里程約130公里。
3.繼續完善以通州新城為重點的新城路網骨架體系。
高水平、高標準建設通州新城道路系統。繼續加快潞苑南大街、六環西輔路、宋郎路等15公里在建道路建設;推進通州新城潞苑北大街二期、朝陽北路東延二期、玉帶河大街東延二期、東濱河路等城市主干建設,建設總里程約30公里。建成后路網密度可由目前的4公里/平方公里提高至4.6公里/平方公里。
推進順義新城順白路、昌平新城南豐路及南環路、大興新城魏永路、房山新城東環路、門頭溝新城鍋爐廠南路、密云新城101國道繞城線、延慶新城媯水街等新城路網建設。